【索引新聞 黃振綱】在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高品質的數據已被公認為驅動創新的「黑金」。為掌握此一關鍵戰略資源,並加速台灣「主權AI」的發展進程,數位發展部(數發部)正積極擘劃藍圖,預計於今年(2025年)正式提出「AI-Ready Data指引」,旨在為台灣的數據寶藏建立一套「煉金術」標準,從而釋放其巨大潛能。數發部長黃彥男日前更公開強調:「資料就是現在的黑金,各產業AI應用都非常需要資料!」此舉凸顯政府將數據整備視為提升國家AI競爭力的核心要務。
數發部官員透露,這份即將出爐的「AI-Ready Data指引」將以行政指導的形式先行,目標是鼓勵公部門與產業界共同提升資料的品質與可用性,使其達到「AI就緒」(AI-Ready)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要讓數據能被AI模型更有效率地理解和運用。指引的核心內容將聚焦於「AI-Ready Data詮釋資料框架指標」,明確定義出AI模型偏好使用的資料應具備哪些條件,包含但不限於資料的標準格式、欄位定義、品質要求、以及與國際接軌的元數據(Metadata)標準。透過這套框架,數據的提供者將能更清晰地了解如何整理、標註數據,而AI的開發者則能更快速地找到、整合並利用這些高品質數據進行模型訓練與應用開發。
除了技術性的指引外,數發部也正同步研擬更宏觀的「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這項草案歷經跨部會與產業界的意見徵詢,近期可望對外預告。其目標是建構一個更完善的資料生態系,涵蓋範圍從行之有年的政府開放資料(Open Data),到潛力巨大的產業共享資料(Shared Data)。草案初步規劃將納入多項鼓勵措施,例如:針對公益目的的數據使用,研擬規費減免機制;明定公務人員在資料開放上的免責條件,以降低其法律負擔、提高開放意願;鼓勵設立資料創新實驗環境,促進公私協力;並推動公部門釋出更多資料供AI研究使用。這兩項政策工具——具體的「AI-Ready Data指引」與宏觀的「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雙管齊下,展現了政府欲從法規、標準、誘因等多個層面,為台灣打造一座堅實的AI「黑金」基礎設施,進而加速各行各業的AI賦能與價值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