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News 吳思妤】
火箭科技經歷冷戰競賽、商業化發展與可重複使用技術的突破,成為現代太空探索的基石。
冷戰時期:太空競賽的起點
20世紀中葉,隨著蘇聯於1957年發射人類首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美蘇兩國展開了激烈的太空競賽。此時期的火箭技術主要以軍事目的為主,並未考慮商業或民用應用。
現代火箭技術:商業化與可重複使用
進入21世紀,隨著 SpaceX 等私營企業的崛起,火箭技術逐漸向商業化與可重複使用方向發展。SpaceX 的獵鷹9號火箭自2015年以來成功實現多次垂直著陸,顯示出火箭可重複使用的可能性,顯著降低了太空發射的成本。
電動與磁等離子體火箭
展望未來,電動火箭和磁等離子體火箭被認為是太空探索的發展方向。電動火箭利用電力加速離子,雖然推力較小,但效率極高,適合長時間深空任務。而磁等離子體火箭則利用電磁場加速等離子體,理論上可達到更高的推力,適用於更短時間內的深空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