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 劉品萱】隨著全球貿易局勢的轉變,特別是美國對中國商品持續徵收高額關稅,以沃爾瑪 (Walmart) 為首的美國零售巨頭正積極尋求供應鏈多元化,並將目光投向擁有潛在關稅優勢的印度。此舉不僅反映了企業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應對,也凸顯了印度在全球供應鏈轉移中的潛力。然而,儘管印度在紡織成衣業具備一定的生產基礎與成本優勢,但日益嚴峻的勞動力短缺問題,特別是熟練技術工人的匱乏,正成為其承接更多國際訂單、充分利用此輪機遇的主要瓶頸。本報導將深入探討此趨勢的背景、影響,以及印度成衣產業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分析其是否能真正成為替代中國的下一個世界工廠。美國關稅的持續影響,正深刻改變全球製造業版圖,而印度成衣產業能否抓住契機,仍充滿變數。
關稅壁壘下的新策略:美國零售商的印度佈局
全球貿易環境的劇烈變動,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導致的持續性高關稅,正迫使包括沃爾瑪(Walmart)在內的大型美國零售商加速調整其全球採購策略。為了規避高昂的美國關稅成本,這些零售巨頭紛紛將目光從傳統的中國製造基地,轉向具備潛在成本優勢及地緣政治相對穩定的南亞大國——印度。這一轉變不僅是企業應對外部壓力的短期措施,更可能預示著全球供應鏈轉移的長期趨勢。
沃爾瑪的目光轉向:尋求關稅避風港
據路透社等外媒報導,沃爾瑪等美國主要零售商已開始積極與印度南部的成衣製造中心(如蒂魯巴 Tiruppur)的供應商接洽,探詢擴大採購的可能性。此舉的直接動因在於,相較於從中國進口商品所需承擔的高額關稅,從印度採購在某些情況下能享有更低的有效稅率。根據產業分析,若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政策持續,印度出口的每平方米服裝成本可能低於中國,這對利潤空間日益受到擠壓的零售商而言,無疑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印度製造的潛力與期待
印度作為全球主要的棉花生產國之一,擁有相對完整的紡織產業鏈基礎。其勞動力成本在過去也一直被視為重要的競爭優勢。印度政府近年來亦積極推動「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期望吸引外資,提升本土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在此背景下,承接來自美國零售商的轉單,被視為印度成衣產業升級、擴大出口並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據更重要位置的絕佳機會。業界人士預期,若能成功抓住此輪機遇,印度不僅能獲得可觀的經濟利益,也能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製造業重要一極的地位。
勞動力困境:印度成衣業的阿基里斯腱
儘管前景看好,但印度成衣產業在迎接這波轉單潮時,卻面臨著一個日益嚴峻的內部挑戰——勞動力短缺。這不僅限制了產能的快速擴張,也可能削弱其相對於其他競爭國家的優勢。
技術工人何處尋:日益擴大的缺口
根據印度當地成衣製造商反映,目前招募足夠的合格縫紉工和其他技術工人變得越來越困難。位於蒂魯巴等傳統成衣重鎮的工廠,儘管接獲了更多來自沃爾瑪和好市多(Costco)等國際買家的詢問,卻常因無法確保充足的熟練工人而對大規模接單猶豫不決。R.K. Sivasubramaniam 等當地業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便坦言,即使美國客戶的需求強勁,但「工人去哪兒了?」成為他們最大的困擾。
勞動力短缺的深層原因
印度勞動力短缺問題的背後,涉及多重複雜因素:
- 疫情後的勞動力流動變化: 新冠疫情期間及之後,大量農村遷徙至城市的工廠勞動力返鄉,部分工人未再回到工業區。
- 社會福利政策的影響: 一些政府推行的農村就業保障計畫和福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村人口外出務工的迫切性。
- 年輕一代的職業偏好轉變: 年輕一代對於進入傳統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成衣行業意願降低,他們更傾向於服務業或新興的零工經濟。
- 技能培訓體系不足: 現有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未能有效滿足產業對熟練技術工人的需求,導致新進勞動力技能與崗位要求不匹配。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印度成衣廠即便面對潛在的訂單增長,也難以迅速擴充產能。
供應鏈重塑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美國零售商將採購重心部分轉向印度的趨勢,是全球供應鏈在多重壓力下尋求韌性與多元化的縮影。然而,印度的印度成衣產業能否真正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成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仍取決於其如何有效應對內部的結構性挑戰。
提升競爭力的多重路徑
為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並提升整體競爭力,印度成衣產業及政府需要多管齊下:
-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 大力投資並改革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體系,培養更多符合現代化生產需求的技術工人。
- 改善工作條件與福利: 提升工廠的工作環境,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資福利待遇,以吸引並留住勞動力。
- 推動產業自動化與技術升級: 適度引進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對人工的過度依賴,同時提升產品品質。
- 優化供應鏈管理: 提升本土供應鏈的效率和反應速度,降低物流成本,確保原物料的穩定供應。
全球佈局下的印度定位
長遠來看,沃爾瑪 (Walmart) 等國際買家在全球範圍內的採購策略仍會持續動態調整。印度若能有效克服勞動力等瓶頸,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則有機會在這一輪全球供應鏈轉移浪潮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然而,這需要政府、產業協會和企業自身的共同努力與持續投入。未來,印度成衣產業的發展不僅影響其自身經濟,也將對全球紡織品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如何在關稅優勢的吸引力與本土生產要素的制約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印度面臨的關鍵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