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李浩宇/泰國 綜合報導】 泰國房地產這波寒流來得急,前 9 個月新推項目狂減三成,總值只剩 1951 億泰銖,全年預估更滑落到 2600 億泰銖。這不只敲醒開發商,也直戳台商供應鏈痛點──建築材料與電子零組件訂單恐跟著腰斬。
經濟放緩加上貸款收緊,曼谷周邊成交量估計再跌 15%,台廠得盯緊下游工廠建置時程,以免物流卡關。高家庭債務與中國買家銳減九成,讓市場喘不過氣,政府雖推 100% 貸款成數與轉讓費減免,但復甦還需時日,台商圈內已傳出調整庫存的聲浪。
省府動作神速 這波寒流直擊供應鏈
- 新推規模急縮水:前 9 個月 181 個項目、2.9684 萬單位、價值 1951.32 億泰銖,較去年同期項目減 33%、單位減 30%、價值減 32%,平均單價跌 2.1% 至 657.4 萬泰銖,全年預估新推 5.2 萬單位、總值 2600 億泰銖。
- 銷售率僅兩成五:9 個月賣出 7342 單位,吸收率 25%,開發商轉推低價位產品應戰,曼谷郊區成交量預計再滑 10-20%,歸因經濟成長僅 1.8-2.3% 與貸款審核嚴格。
- 政策急煞車救市:政府延長轉讓費減免至 2026 年並鬆綁 LTV 至 100%,但家庭債務高達 90% GDP 仍壓抑需求,建築業投資成長恐僅 1.1%。
台商別袖手 這波低谷藏變數
- 市場反應速如閃電:消息一出,曼谷辦公室空置率竄升至 20%,台商電子廠擴建案延後三個月,供應鏈從鋼材到智慧家居模組訂單減 15%。
- 產業鏈重組迫在眉睫:房市收縮帶動低階住宅需求,台廠如台達電的節能設備出口可借力政府綠建補助,分析顯示中國競爭加劇下,泰國勞力成本優勢仍助台商穩固中游環節。
- 策略佈局需警覺:專家指出,地震後建規升級增成本 8-15%,台商進場前得評估環保審核,誰先轉型誰領先半年。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台商在泰國建築供應鏈的韌性,該如何借政府 LTV 鬆綁避開訂單腰斬?
- 曼谷房市競爭態勢下,台灣廠商調整庫存,能否搶先中國供應商三個月?
FAQ|泰國房市收縮 台商供應鏈怎麼接招?
專家見解:東協商會 (社團法人東協商貿發展策進會)|黃振綱 理事長
Q1:這波房市新推減 30%,對台商建築材料出口影響多大?
黃振綱理事長:「曼谷周邊工廠建置放緩,台廠鋼材與電子零組件訂單恐滑 15-20%,但低價住宅浪頭上,借綠能補助轉推節能產品是關鍵。」
Q2:政府推轉讓費減免,台企在泰國產業鏈有何政策挑戰?
黃振綱理事長:「貸款鬆綁雖助復甦,但家庭債務高壓下,環保與地震規範審核易拖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