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黃振綱/越南綜合報導]-越南政府於2025年9月正式對外公布《人工智慧法》草案,並展開公眾諮詢,預計將於10月20日開始的第十次國會會議審議,目標年底前完成立法。
這項法案高度參考歐盟《人工智慧法案》(EU AI Act),採取風險分級管理架構,將AI系統劃分為四個風險等級,從禁止使用、高風險、中風險到低風險應用,並針對醫療、金融等高風險領域強制要求事前註冊、持續監督與事故通報。
法案明訂於2026年1月啟動分階段落地,至2027年中期前所有高風險系統必須完成合規。越南科技部強調,此舉旨在於2030年前將越南打造為「東協及全球AI解決方案創新發展中心」,並透過建立可信賴的AI生態系統來兼顧創新發展與公共安全。
法規架構明確 禁令涵蓋操控技術
- 四級風險分類制度:草案將AI系統依風險程度劃分為禁止使用(不可接受風險)、高風險(需政府核准)、中風險(需符合透明度標準)、低風險(自願遵守標準)四個層級,明確規範各級別的管理義務與合規要求。
- 嚴格禁止項目:明文禁止操控人類認知或行為以造成傷害、社會信用評分導致歧視、公共場所即時遠端生物辨識(除重大犯罪偵辦外)、大規模臉部辨識資料庫無差別蒐集、以及威脅國安或公共秩序的深偽內容製作與散布。
- 高風險系統強制註冊:醫療、教育、金融、關鍵基礎設施及執法等領域的高風險AI系統必須於部署前向國家AI資料庫註冊,並持續維持風險管理系統、資料品質控管、操作日誌記錄及人類監督機制。
- 通用型AI模型嚴管:部署強大通用型AI模型的企業必須符合嚴格的透明度、安全性及智慧財產權標準,確保技術可控與可追溯。
- 涵蓋國內外業者:法案不僅適用於越南本地AI活動,也對影響越南市場、用戶或法律利益的國際實體課責;但國防、安全或情報專用的AI系統不在此限。
政策扶植力道強 資金稅收雙管齊下
- 國家AI委員會與發展基金:將成立由總理主導的國家人工智慧委員會,負責跨部會協調與戰略規劃;同步設立非預算制國家AI發展基金,以國家撥款及民間貢獻支持研究創新、監理沙盒及優先扶植新創與中小企業。
- 稅收優惠與補助券計畫:中小型AI企業可享租稅減免、研發補助券、優先取用共享數位基礎設施,並加速行政程序;政府也將大幅提高AI支出,國家創新科技基金Natif將至少40%資源投入AI應用發展。
- AI產業聚落建設:政府得依法設立「AI產業聚落」專區,提供土地使用優惠、政府研究設施共享、數據資源池、快速行政程序,並鼓勵大學、研究機構與民間企業協作以加速AI商業化。
- 數據與模型視為資本:草案首創允許將數據與AI模型作為合法資本出資,用於公私合作夥伴關係(PPP)專案,象徵越南法制對無形數字資產的進一步承認。
- 違規罰則與民事救濟:涉及不安全AI系統的違規行為將面臨基於營收的罰款、營運暫停甚至禁令,並可能承擔行政、民事及刑事責任;受害者有權依既有產品責任法提起民事訴訟並請求賠償。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台灣半導體及AI硬體供應鏈業者,如何評估越南AI監管新局對東協市場滲透策略的影響?
- 越南大舉扶植本土AI新創與中小企業、設立國家級資金與產業聚落,對台灣AI解決方案業者進軍東協市場構成何種競合態勢?
- 越南以「AI主權」與「技術自主」為戰略核心,並採風險分級模式嚴控高風險應用,台灣政府在AI治理框架、產業扶植政策及區域競爭力上是否需加速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