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失守3000美元?恐慌警報響起!專家罕見「一致看法」:現在「逃命」是大錯特錯?

產業新聞|金價失守3000美元?恐慌警報響起!專家罕見「一致看法」:現在「逃命」是大錯特錯?|索引新聞 Index News

記者周文傑/綜合報導

金市風雲變色 投資人心惶惶

近期國際金價走勢猶如坐上雲霄飛車,在先前突破歷史高位(註:假設近期曾達3300-3500美元區間)後,竟迎來一波急促而猛烈的回檔修正,價格迅速向每盎司3000美元的重要心理關卡靠攏,市場氛圍瞬間由狂熱轉為緊張。社群媒體與投資論壇上,「金價雪崩」、「是否該逃命停損」的討論聲量急遽升高,瀰漫著一股不安的市場情緒。然而,面對這波看似洶洶的跌勢,多位市場資深分析師與貴金屬專家,卻罕見地提出了相當「一致的看法」,普遍認為此刻因恐慌而拋售黃金並非明智之舉。這究竟是市場反應過度,還是專家們看到了不同的風景?


雪崩式下跌?觸發投資人恐慌的導火線

此次金價的回檔速度之快、幅度之大,確實容易引發投資人的恐慌情緒。從技術面來看,跌破先前的重要支撐位,並直逼3000美元整數大關,本身就帶有強烈的負面訊號。從心理層面分析,投資人普遍存在「損失規避」心理,眼見帳面獲利快速縮水甚至由盈轉虧,容易觸發非理性的「停損賣壓」,擔心若不立即「逃命」,後續可能面臨更大幅度的下跌。加上部分媒體以聳動標題渲染跌勢,更加劇了市場情緒的波動,使得恐慌情緒如同漣漪般擴散。

【相關新聞】假日增多成本漲?工商界籲政府審慎評估衝擊 憂產業競爭力下滑


專家齊聲喊話:為何不建議此刻「逃命」?

儘管市場風聲鶴唳,但接受訪問的多位金融市場專家及貴金屬分析師卻普遍認為,投資人不應在此刻被恐慌情緒主導而倉促拋售。專家們的「一致看法」主要基於以下幾點:首先,他們傾向將此波下跌視為前期漲幅過大後的健康「技術性修正」,而非基本面驅動的趨勢反轉。任何資產價格在經歷快速上漲後,出現獲利了結賣壓或技術性回檔都是正常現象。其次,黃金作為一種投資標的,其價格本就具有一定的波動性,短期的劇烈震盪在歷史上並不罕見。若僅因短期下跌就否定其長期價值,往往容易賣在相對低點。最後,專家們提醒,在市場恐慌時賣出,往往是實現虧損的最快方式,應回歸理性分析。


黃金的定海神針:避險價值與長期潛力仍在

專家們之所以「老神在在」,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普遍認為支撐黃金長期價值的核心因素並未消失。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依然嚴峻(例如:假設烏俄衝突未解、中東局勢緊張等)、主要經濟體通膨壓力雖可能緩和但仍具挑戰、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以分散風險的大背景下,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角色依然穩固。其對抗貨幣貶值、保值的功能,以及在多元化投資組合中分散風險的作用,並未因短期的價格波動而減損。專家們普遍建議,投資人應著眼於這些長期基本面因素,而非被短線的價格起伏所迷惑。


面對當前的金價震盪,專家們的一致看法無疑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安定劑。雖然3000美元關卡的保衛戰仍在進行中,但恐慌性拋售似乎並非主流專家的建議。投資人此刻更應保持冷靜,重新審視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目標,理解黃金在個人資產配置中的定位,避免在市場的喧囂中做出追高殺低的錯誤決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