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 李浩宇】貿易保護主義的苦果,正由美國勞工自己吞下!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巨頭Stellantis近日投下震撼彈,宣布將在美國裁減約900個工作崗位。更令人震驚的是,該公司將矛頭部分指向了與前總統特朗普關稅(Trump tariffs)相關的成本增加與市場挑戰,凸顯了這些旨在「保護美國」的政策,如何反噬其身,導致美國就業(US jobs)機會流失。這起大規模汽車業裁員(Auto industry layoffs)事件,無疑讓這些受影響的美國工人及其家庭,成為了貿易戰受害者(Trade war victims)。
裁員突襲:Stellantis證實900名美籍員工失業
Stellantis集團(旗下擁有Jeep、Ram、克萊斯勒、道奇等多個美國標誌性品牌)日前證實,將針對其在美國的部分營運部門進行裁員,預計影響約900名員工。雖然公司聲明可能提及效率優化、市場轉型等多重因素,但其將關稅相關的成本壓力納入考量,使得此次裁員事件格外引人注目。這不僅對被裁員工及其家庭是沉重打擊,也對依賴該企業的當地社區經濟帶來衝擊。
矛頭直指關稅:政策如何反噬「自家人」?
Stellantis在解釋裁員決策時,雖未使用激烈措辭,但已清晰地將營運成本的增加與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列為重要背景,而特朗普關稅及其引發的連鎖反應(如供應鏈成本上升、潛在的報復性關稅)正是構成這些挑戰的關鍵要素。例如,對從中國或其他國家進口汽車零部件加徵的關稅,直接提高了在美國組裝汽車的成本;同時,若美國出口的汽車(如熱銷的Jeep SUV或Ram皮卡)在其他市場遭遇報復性關稅,則會打擊出口銷量,迫使工廠減產甚至裁員。
「美國優先」的諷刺:保護主義下的就業寒冬
此次汽車業裁員事件,鮮明地揭示了「美國優先」式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可能帶來的諷刺性後果。原本意在透過關稅壁壘保護國內產業、增加美國就業的政策,卻因其對全球供應鏈的干擾、引發的成本上升和貿易夥伴反制,反而導致了美國本土工人的失業。這使得那些曾寄望於保護主義帶來工作機會的勞工階層,最終可能成為政策的直接貿易戰受害者,處境雪上加霜。
受影響員工與社區的衝擊
失去工作的900名Stellantis員工及其家庭,將直接面對收入中斷、生活陷入困境的嚴峻現實。在汽車製造業密集的地區,大規模裁員還可能對當地經濟產生連鎖反應,影響周邊的供應商、服務業以及地方財政收入。如何幫助這些失業工人轉職、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將成為當地政府和社區面臨的緊迫課題。
市場反應與質疑:關稅效益何在?
Stellantis的裁員決定及其背後的原因,預計將引發工會、行業分析師、經濟學家乃至部分政治人物的強烈反應和質疑。人們不禁要問:特朗普關稅帶來的實際效益究竟是什麼?如果連大型跨國車企都需要用裁減美國就業崗位的方式來應對關稅壓力,那麼這些政策是否弊大於利?其對整體經濟的長期影響值得深刻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