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 李浩宇】面對前總統特朗普可能再度揮舞關稅大棒的威脅,美國鞋業(Footwear industry)如坐針氈,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發出警告。從主要品牌到零售商,再到行業協會,紛紛疾呼潛在的高額關稅絕非所謂的「解放日」,而是一項將嚴重損害美國經濟(US economy)、加劇通貨膨脹(Inflation)、破壞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關係的災難性貿易政策(Trade policy)。鞋業界正試圖讓政策制定者明白,對一個高度依賴進口的產業施加懲罰性關稅,最終受傷最重的將是美國自身。
行業協會發聲:關稅是「災難性」的錯誤
代表數百家鞋類品牌、零售商和進口商利益的美國鞋業經銷商與零售商協會(FDRA)等行業組織,已多次公開表示對潛在的廣泛關稅表示極度擔憂。他們透過發布研究報告、致信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以及媒體發聲等方式,強調關稅將導致鞋價飛漲、損害消費者利益、並威脅到數十萬個與鞋業相關的美國就業崗位(主要在零售、物流、設計和營銷領域)。他們明確指出,考慮到產業現狀,關稅是一項錯誤且具破壞性的貿易政策工具。
數據會說話:美國鞋業高度依賴進口的事實
反對關稅的核心論點基於一個簡單的事實:美國本土的鞋類製造能力極其有限。超過95%甚至可能高達99%在美國市場銷售的鞋履都來自海外進口,主要來源地包括中國、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地。這意味著加徵關稅並不能像理論上那樣「保護」國內產業或促使製造業大規模回流(因為可回流的基礎很小),反而更像是一種直接施加在進口商品上的消費稅,其負擔幾乎完全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
通膨火上澆油:關稅如何推高物價?
在當前美國經濟仍面臨一定通貨膨脹壓力的背景下,對鞋類這樣的大宗消費品加徵關稅,無疑是火上澆油。鞋價的普遍上漲將直接推高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加民眾生活成本,降低實際購買力。這不僅影響民生,也可能使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控制通脹的努力複雜化,對整體宏觀經濟穩定造成不利影響。業界警告,關稅是典型的推升通貨膨脹的政策工具。
貿易夥伴反擊:損害美國整體出口利益
歷史經驗一再證明,單方面實施大規模關稅壁壘,幾乎必然會招致貿易夥伴的報復。若美國對來自多國的鞋類產品加徵關稅,這些國家(包括重要的國際貿易夥伴)很可能會對美國的出口產品,如農產品、汽車、飛機、高科技產品等,採取反制措施。這種「貿易戰」的螺旋式升級,最終將損害美國的整體出口利益,傷害其他行業的就業,並破壞多年建立起來的國際經貿關係。
就業的雙重打擊:製造回流難,零售物流先遭殃
支持關稅者常聲稱其能帶回製造業工作。然而在鞋業領域,由於技術、成本、勞動力等多方面因素,大規模製造回流的可行性極低,關稅能創造的本土製造就業機會微乎其微。相反,關稅導致鞋價上漲、銷量下滑,將首先衝擊龐大的下游產業鏈,包括零售店、百貨公司、倉儲物流、港口運輸等環節,這些領域雇傭了遠超製造業的美國工人。因此,關稅對美國總體就業的影響很可能是負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