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 吳思妤】隨著美國政治格局的潛在變化,關於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可能重新祭出貿易保護主義大旗,特別是針對進口汽車及其零部件徵收高額關稅的討論甚囂塵上。若特朗普關稅(Trump Tariffs)真的鎖定全球汽車產業(Auto Industry),這無疑將對高度全球化的汽車製造鏈產生毀滅性衝擊。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此類關稅將如何直接影響全球汽車製造商(Automakers)的營運成本與利潤,以及最終可能如何轉嫁給終端消費者,導致車價影響(Car Price Impact)顯著,使普通購車民眾面臨嚴峻的消費者衝擊(Consumer Impact)。
關稅衝擊波:進口成本飆升,車企利潤承壓
一旦美國對進口整車及關鍵汽車零部件加徵高額關稅(例如此前曾威脅的25%或更高稅率),對於所有在美國市場銷售汽車的汽車製造商而言,都意味著進口成本的急劇上升。無論是直接進口整車在美銷售的品牌,還是雖在美國設廠組裝、但仍需從海外進口大量引擎、變速箱、電子元件等核心部件的車企,其生產成本都將顯著增加。這將直接壓縮車企的利潤空間,尤其是在競爭激烈、利潤率本已承壓的汽車市場。
🔗 震撼!特朗普關稅反噬自家人,全球第四大車廠Stellantis怒砍美國900職位!
誰是最大受害者? 不同車企的影響差異
不同類型的汽車製造商受特朗普關稅影響的程度將有所不同。首當其衝的將是那些主要依賴從歐洲、日本、韓國等地進口整車到美國銷售的品牌,如豐田、本田、寶馬、賓士、現代起亞等,它們的車輛價格競爭力將受到嚴重打擊。然而,美國本土三大車廠(通用、福特、斯泰蘭蒂斯)也無法倖免,因為它們的生產同樣深度嵌入全球供應鏈,大量零部件需從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及其他地區進口。關稅將推高其製造成本,削弱其本土優勢。
報復性關稅風險:美國車企出口遇阻
歷史經驗表明,單方面加徵關稅極有可能引發貿易夥伴的報復性措施。若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歐盟、日本、韓國、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汽車生產國和地區,很可能對從美國出口的汽車(包括美系品牌及外資品牌在美生產的汽車)徵收同等甚至更高的報復性關稅。這將嚴重打擊美國汽車的出口市場,影響美國本土的汽車製造業就業,使得美國車企面臨國內成本上升和國外市場萎縮的雙重困境。
成本轉嫁:汽車價格恐全面上漲
面對急劇上升的成本壓力,汽車製造商不太可能完全自行吸收。絕大部分的關稅成本,最終將通過提高新車售價的方式轉嫁給美國消費者。這意味著,無論是進口車還是國產車(因零部件成本上升),美國市場上的車價影響將是普遍性的上漲。研究機構曾估算,若實施25%的汽車關稅,美國新車平均價格可能上漲數千美元,使得購車負擔大幅加重。
銷量下滑與消費緊縮:最終買單的是誰?
汽車價格的普遍上漲,勢必抑制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導致汽車銷量顯著下滑。消費者可能選擇延遲購車、轉向二手車市場,或者縮減其他消費開支以應對增加的購車成本。汽車銷量的萎縮不僅衝擊汽車製造商本身,還將波及經銷商、零部件供應商、汽車金融、廣告等相關產業鏈,可能引發更廣泛的經濟放緩和就業損失。最終,這場由關稅引發的風暴中,承受最大消費者衝擊的,將是廣大的美國民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