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 黃振綱
Google的策略抉擇時刻
Google 搜尋近期推出的「AI 模式」功能,不僅是一次產品更新,更是一次重要的策略宣示,引發了為何搜尋引擎未來的深度思考。 Google 選擇新增一個獨立的「模式」,而不是僅僅AI能力更徹底地融入其標準搜尋結果中?這個決策隱藏在背後,可能著眼於 Google 對於技術演進、市場反應、商業模式甚至整個網路生態平衡的複雜考量。這一步棋,究竟是邁向全新 AI搜尋時代的過渡策略,還是帶著未來搜尋體驗信念並存的終局?
為何選擇「模式」而不全面取代?
獨立推出的「AI模式」並非一步到位取代傳統搜索,對Google來說首先,這是一種風險管理的手段。直接影響其賴以生存的核心產品和廣告模式風險過高,獨立模式可以作為一個「實驗區」,觀察使用者接受程度和行為模式。其次,考慮到不同使用者對定位的需求和偏好各異,保留傳統可以避免流失習慣性有介面的使用者。再者,大規模運作AI的迴避成本遠高於傳統分配,分模式運作成本有助於控制。最後,這也給了Google更多的時間來解決AI準確性、偏見和版權歸屬等複雜問題。
尋找「分裂」與「融合」的體驗
「AI 模式」的出現,可能會導致用戶搜尋體驗的某種「分裂」。使用者需要在傳統模式和 AI 模式之間做出選擇,這可能會很複雜。不過,從長期來看,這也可能是個走向「操作融合」的過程。 Google 可能會根據使用者的查詢類型、歷史行為甚至裝置類型,動態調整 AI元素的呈現方式,最終實現兩種模式的無縫結合,為不同的姿勢提供最優化的結果呈現方式。未來的搜尋介面可能不再是單一固定的,而是形成和個人化。對話式AI的互動模式也可能逐漸滲透到整個搜尋過程中。
對SEO與內容生態的長期影響
對於網站經營者和SEO專業人士而言,「AI模式」的影響是漸進但未來的。雖然短期內傳統搜尋模式依然存在,但AI模式的發展壯大,意味著內容必須同時考慮「如何被傳統爬蟲指數排名」以及「如何被AI理解、信任並產生答案」。這對品質、原創性的存在、格式化內容標記和EEAT訊號提出了的要求。如果AI模式大受歡迎,純粹依賴傳統SEO巧妙獲取流量的網站,其生存空間將面臨嚴峻挑戰,內容生態價值的緩慢標準可能從「流量」部分轉向「權威性」與「被引用價值」。
廣告模式的演進路徑
谷歌的廣告金雞母如何在「AI 模式」下運行,是值得關注的焦點。目前來看,這個新模式可能會很少廣告,甚至沒有廣告,以吸引用戶。但長遠來看,Google勢必會在 AI 領域進行探索生成的答案中侵入廣告的可能性。這需要全新的廣告形式,必須更自然、更相關,避免破壞AI問答的體驗。可能是更精準的矯正廣告、購物推薦,或是基於對話理解的贊助訊息。廣告主和代理商需要為這種潛在的危機做好準備,探索新的影響用戶的方式。 Google如何平衡使用者體驗與商業化需求,將是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