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 黃振綱】新北市政府民政局正視部分偏鄉社區活動中心使用率偏低的現象,並將其視為一個重要的轉型契機。民政局表示,將透過一系列活化措施,重新發掘這些空間的潛力,目標是將其打造成更貼近在地居民生活需求、充滿活力的多功能社區樞紐。
散佈在新北市各個角落的社區活動中心,本應是凝聚鄰里情感、提供居民休憩學習的重要公共空間。然而,在部分偏鄉地區,這些設施卻面臨著「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使用率低迷,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功能。新北市民政局近日明確表示,不會任由這些寶貴的公共資源閒置,已將提升偏鄉活動中心使用率列為施政重點,並計畫透過創新的活化策略,為這些「沉睡的空間」注入新生。
從「為何不用」到「想怎麼用」:民政局力求活化接地氣
過去,偏鄉活動中心的低使用率常被歸咎於地點、人口等客觀因素。但新北市民政局認為,更應從「居民需求」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讓活動中心「接地氣」。因此,未來的活化方向將強調「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規劃,廣泛徵詢地方意見,了解居民「為何不用」以及「想怎麼用」活動中心。是缺乏吸引人的課程?是設施不符合老少需求?還是缺乏一個可以泡茶聊天、情感交流的舒適角落?這些都將是民政局深入探討的課題。
活化藍圖:打造全齡共享、在地特色的社區新據點
新北市民政局初步勾勒的活化藍圖,旨在將偏鄉活動中心轉型為「全齡共享、在地特色」的社區新據點。針對高齡化趨勢,可結合長照資源,提供健康促進、共餐服務或日間托老功能;針對年輕家庭,可規劃親子遊憩空間、課後安親班或數位共學坊;針對在地青年,則可思考提供共享辦公空間或支持在地創生的微型創業基地。此外,更要積極挖掘並融入各地的文化、產業特色,例如舉辦地方文史展覽、傳統技藝工坊、或是農特產品市集,讓活動中心成為展現地方魅力的櫥窗。
公私協力與智慧科技 活化偏鄉活動中心添翼
為了讓活化計畫更具成效與永續性,民政局也將積極尋求「公私協力」的夥伴關係。鼓勵企業、非營利組織、大專院校等外部資源投入,透過專業的活動策劃與經營管理,提升服務品質與多樣性。同時,也將評估導入智慧科技的可行性,例如建置線上預約系統、遠距教學設備,或利用社群媒體加強活動宣傳與居民互動,克服偏鄉在資訊傳播上的限制。
挑戰與展望:民政局盼與社區共創活動中心新價值
民政局坦言,偏鄉活動中心的活化之路充滿挑戰,包括穩定的經費來源、專業人力的培育與留任、以及如何持續激發居民的參與熱情等,都是需要克服的難題。但民政局也強調,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和智慧。透過持續的溝通對話與滾動式修正,期望能與地方攜手,共同為這些活動中心找到新的定位與價值,使其真正成為偏鄉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非僅是空蕩的建築。
新北市民政局對偏鄉活動中心低使用率問題的積極回應,以及提出的活化願景,為這些社區空間的未來帶來了一線曙光。如何將理想藍圖轉化為具體行動,並克服偏鄉的現實困境,成功喚醒這些「沉睡的巨人」,將是市府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也是居民們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