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編輯部/台灣 綜合報導]-屏東縣政府衛生局 11 月 4 日公布「優良認證」名單,共有 152 家餐飲與乾製水產品業者 通過評核,成為南台灣食品安全的新亮點。這波認證不僅為消費者建立信任,也為計畫在南台灣落地的台商提供一個清晰訊號:食品安全,已是品牌競爭力的一部分。
屏東拚「食安心」 將衛生變成品牌力
☑ 152 家業者脫穎而出
這次評核包含連鎖餐飲、美食街、飲品店等,共 125 家餐飲業與 27 家乾製水產品業者入選。其中「優級」47 家、「良級」105 家,顯示地方業者已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文化。
☑ 標章兩年有效 建立可見信任
獲得認證的店家能張貼「優良餐飲衛生管理」標章,有效期兩年。這不只是貼紙,而是一種公開的承諾——消費者看得見,也吃得安心。
☑ 水產品產業加速升級
屏東擁有全台最大海洋漁港之一,這次 27 家乾製水產品業者入選,意味當地水產加工環境正全面升級,從衛生條件到品質把關,都朝出口等級邁進。
食品「透明化」成為新競爭門檻
☑ 品牌信任鏈正在重組
對於想在屏東投資餐飲或食品加工的台商而言,這波認證相當於官方背書。從廚房衛生、原料來源到生產追溯,凡是做到公開透明的企業,都更容易被市場信任。
☑ 衛生與效率並重的新規範
衛生局評核內容涵蓋人員衛生、製程環境、用餐區與廁所維護等細項。這對新進業者而言是一道新門檻,但同時也讓競爭更公平、更乾淨。
☑ 南台灣出口能量被看見
屏東乾製水產品若能符合 HACCP 或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未來不僅能外銷日本與東協,也可與台商自有品牌聯手拓展區域供應鏈。這是一條值得關注的「食品升級路徑」。

專家見解|屏東「食安升級」對台商意味什麼?
東協商會(社團法人東協商貿發展策進會)|黃振綱 理事長
☑ 為什麼同時強調餐飲與水產品?
黃振綱理事長:「屏東這次做法相當務實。從餐桌延伸到產線,象徵政府希望建立完整的食品信任鏈。這對台商來說是明確訊號——地方已經準備好迎接更高標準的產業合作。」
☑ 台商若想投入,該從哪裡開始?
黃振綱理事長:「可以先從衛生管理與追溯系統下手。比起拼價格,現在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被信任』。導入國際驗證制度如 HACCP,不僅能通過當地審核,也能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場的議價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