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於社群媒體上常見「租借帳號、輕鬆賺錢」的廣告,看似可獲得穩定租金收入,實際上卻暗藏詐騙陷阱。
樂羽國際法律事務所近期承辦一件案件,當事人誤信「租借銀行帳戶」之廣告,將本人帳戶交付他人使用,
未料帳戶被詐騙集團利用後,遭指控涉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幫助詐欺取財罪及《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幫助洗錢罪。
經由樂羽律師團隊的積極辯護,最終成功為當事人爭取緩刑貳年,免於實際入監服刑。
⚖️ 案件概要
本案當事人因生意不佳,又擔心家人得知財務狀況,於臉書上看到一則「借貸廣告」。
對方聲稱可以「合法租借提款卡」並要求提供密碼,保證安全無虞。當事人一時不疑,將提款卡交出,但對方收卡後便失聯。
不久之後,當事人發現帳戶內出現不明金流,向銀行查詢時已被列為警示戶。
檢方調查後,指控其涉嫌協助詐騙集團轉移犯罪金流,涉犯幫助詐欺取財與幫助洗錢罪。
🛡️ 樂羽律師團隊辯護策略
✅ 一、積極與被害人達成和解
律師協助當事人主動聯絡被害人,表達真誠歉意並完成損害賠償,最終獲得被害人諒解,為後續判決爭取極大有利因素。
另外值得討論的是,本案無法全部和解,其中兩位被害人因聯繫未果無從和解,
但我們依舊向法官陳報我們積極聯繫的過程讓法官相信我們是有誠意的。
✅ 二、當事人無犯罪前科
本案當事人從未有任何刑事紀錄,且於偵查與審理過程中均坦承犯行,顯示其悔意真切。
樂羽律師團隊據此向檢察官及法院陳情,請求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
✅ 三、涉案角色輕微
當事人僅因誤信而提供帳戶與密碼,對詐騙集團之組織與操作一無所知,既非核心成員,也未實際獲取利益。
因此主張其僅屬從犯或幫助犯,並非主導詐騙行為之人,應酌予減輕其刑。
🎉 最終結果
法院採信樂羽律師團隊之辯護意見,認為當事人雖成立幫助洗錢罪,但全案中:
- 無犯罪前科
- 事後自白且悔意深切
- 已與被害人和解並賠償損害
因此裁定緩刑貳年,讓當事人免於牢獄之災,能有機會重建人生。
🔔 樂羽國際法律事務所提醒您
請勿輕信「帳號出租」、「代收款項」等高報酬廣告!
一旦您的帳戶被詐騙集團利用,即使未參與詐騙,也可能被認定涉犯幫助詐欺或洗錢罪。
若您或親友不慎捲入類似案件,請 立即尋求專業刑事律師協助,以免因誤信他人而承擔沉重的法律風險。
樂羽國際法律事務所 —— 您最堅強的法律後盾。
相關成功案例: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