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快訊|首次辦卡族成信貸市場新引擎 但逾期率兩倍於業界

[索引新聞|蔡文傑/菲律賓綜合報導]-全球信用資訊機構TransUnion最新研究顯示,2024年約146萬菲律賓人成為首次信用卡用戶,佔當年新發卡總數的50%,顯示信用卡正成為菲國金融普惠的關鍵入口。

儘管8000萬菲律賓人使用數位錢包、65%民眾可取得正式金融服務,但僅5%消費者持有信用卡,大量民眾仍處於「信用隱形」狀態,難以透過信用紀錄取得創業資金、購車、置產或應急流動性。

研究追蹤2023年首次辦卡族群的12個月信貸歷程,發現88%將信用卡作為首個信貸產品,顯示其作為「信貸入口」的戰略地位。然而首次用戶12個月後的逾期率達28.2%,幾乎是業界平均13.5%的兩倍,凸顯風險管理與金融教育的迫切需求。​


首發族群輪廓:年輕、女性、小額度起步

  • 年齡與性別結構:57%首次用戶年齡低於35歲,反映數位原生世代驅動採用率;56%為女性,高於整體成年人口性別比,顯示普惠進展​。
  • 授信額度保守:73%首次用戶信用額度低於5萬披索(約新台幣2.7萬元),僅5%獲逾30萬披索額度;相較之下,既有用戶分別為25%與31%。​
  • 使用行為健康:首次用戶12個月後的額度使用率為28.8%,與既有用戶的27.9%相當,顯示未過度依賴信貸​。
  • 產品擴張意願:9.5%首次用戶在6個月內開設第二項信貸產品,其中67%選擇第二張信用卡、27%申辦個人貸款、5%車貸、1%房貸​。

風險與機遇並存 逾期率警示響起

  • 短期風險:近次級(near prime)首次用戶30天逾期率達28.2%,遠高於業界13.5-15.3%;次級產品60天逾期率為6.2%,既有用戶僅1.6%​
  • 中期挑戰:發卡機構需投資主動監控與預測性風控模型,同步強化消費者金融教育,避免早期違約演變為系統性風險​
  • 長期價值:44%首次用戶向同一銀行申請第二張卡,58%回流辦理個人貸款,顯示客戶忠誠度可透過關係經營深化;TransUnion亞太研究主管Weihan Sun指出,年輕首次用戶隨信心與需求成長,可為銀行帶來長期回報​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台灣金融科技與支付業者如何借鏡菲律賓經驗,在東南亞市場布局首次用戶獲取策略、避開高逾期陷阱?
  • 菲律賓信用卡滲透率僅15%、首發族逾期率高,台資銀行或fintech平台進入時應採聯名卡、擔保卡或先買後付(BNPL)何種模式降低風險?
  • 台灣電商與跨境支付業者能否透過菲國5%持卡率與8000萬電子錢包用戶的落差,切入信用卡收單或支付場景整合商機?
菲律賓快訊|首次辦卡族成信貸市場新引擎 但逾期率兩倍於業界
索引新聞/3分鐘東協快訊(圖/僅供示意)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