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電力巨虧2700億震撼彈:電價看漲衝擊民生,能源安全警鐘敲響

越南電力巨虧2700億震撼彈:電價看漲衝擊民生,能源安全警鐘敲響

(記者吳思妤 台北報導)新聞摘要:越南國家電力集團(EVN)驚傳年度虧損高達約2700億新台幣,此消息不僅引發越南國內對電價調整的強烈預期,進而可能加劇通膨壓力與民生負擔,更對國家的整體能源安全構成嚴峻挑戰。虧損原因錯綜複雜,涉及國際燃料價格波動、匯率變動、以及長期以來電價未能充分反映成本等結構性問題。此次財務危機已對越南的工業生產成本、外商投資信心乃至於積極推展中的綠色能源項目帶來負面影響,迫使政府與相關部門必須審慎評估應對策略,以穩定電力供應並尋求電力產業的永續發展路徑。專家呼籲,透明化的電價機制與長遠的能源規劃是越南克服當前困境的關鍵。

越南國家電力命脈——越南電力集團(EVN)近期爆出驚人的財務危機,年度虧損金額估計高達約2700億新台幣(約21兆越南盾),此一鉅額虧損不僅對越南的電力供應穩定性投下震撼彈,更直接觸動了社會各界對於電價上漲的敏感神經。此事件的核心問題圍繞在EVN為何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虧損、其對越南民生經濟將帶來何種衝擊、政府又該如何應對,以及這是否會進一步波及該國雄心勃勃的能源轉型計畫,引發廣泛關注與深入探討。


虧損黑洞:多重因素交織下的財務困境

越南電力集團(EVN)此次面臨的嚴重虧損,並非單一因素造成,而是多重不利條件疊加的結果。首先,國際市場燃料價格(如煤炭、天然氣)的持續高位運行,大幅推高了火力發電的成本,而EVN的發電結構中,火電仍佔據重要比例。其次,近期國際匯率的波動,特別是美元的強勢,也使得EVN在進口燃料和償還外幣債務時的成本壓力陡增。此外,越南國內長期以來實行的電價管制政策,使得電價未能及時且充分地反映其真實的生產成本和市場變化,導致EVN在成本上升時,難以透過價格傳導來彌補損失,形成「賣一度虧一度」的窘境。部分專家亦指出,集團內部管理效率和投資決策的合理性,也可能是影響其財務表現的潛在因素。

【相關新聞】越南化工龍頭Vinachem推出電商平台VinachemMart 強攻數位轉型與綠色永續雙軌並進


電價調漲山雨欲來:民生經濟面臨新考驗

面對如此龐大的虧損壓力,EVN已多次向政府提出調漲電價的請求。雖然政府對此持謹慎態度,試圖在企業生存與民生穩定間取得平衡,但電價上漲似乎已是難以避免的趨勢。近期越南政府已批準一定幅度的電價調升,但分析認為,這可能僅是初步調整,未來若虧損狀況未能顯著改善,進一步的電價調整壓力將持續存在。電價的上揚,首當其衝的便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開支,從家庭用電到小型商家,都將感受到成本增加的壓力,進而可能推升整體通膨水平,對剛從疫情中復甦的越南經濟帶來新的考驗。


工業命脈受牽連:產業成本與投資吸引力受矚

電力是工業生產的基石,穩定的電力供應與可預期的電價水平,是維持工業競爭力和吸引外資的重要條件。EVN的財務危機及其引發的供電不確定性,已開始讓部分工業用戶,特別是高耗能產業感到擔憂。若未來電價持續攀升或出現限電風險,無疑將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削弱越南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對於正在積極吸引外資、打造全球製造業新中心的越南而言,電力問題若處理不當,可能影響其投資吸引力,使潛在投資者在決策時更加猶豫,對越南的長期經濟衝擊不容小覷。


能源安全警報:國家戰略佈局面臨挑戰

EVN的鉅額虧損,不僅是單一企業的財務問題,更上升到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層面。電力供應的穩定與自主,關係到國家經濟的正常運行、社會的穩定以及國防安全。若EVN因長期虧損導致投資不足、設備老化、系統更新緩慢,將可能導致電力供應缺口擴大,甚至引發區域性、全國性的電力短缺風險。這對於一個經濟快速增長、電力需求持續擴張的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警示。如何確保電力系統的健康發展,提升能源自給能力,已成為越南政府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


綠色浪潮遇逆風:再生能源推展添變數

值得注意的是,EVN的財務困境也間接對越南積極推動的綠色能源轉型計畫造成了壓力。作為主要的電力收購方,EVN的支付能力和信用狀況,直接影響再生能源開發商的投資回報預期。據報導,由於虧損問題,EVN在支付部分綠電生產商的款項時已出現拖延現象,甚至考慮調整既有的綠電收購價格標準,這無疑打擊了國內外投資者對越南綠能市場的信心。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項目,其發展進程和資金到位情況,都可能因此次EVN危機而蒙上陰影,使得越南的能源轉型之路更添變數。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