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6)日出席「遠見高峰會-AI加速進化半導體迎來黃金機會」,與主持人前經濟部長尹啟銘、與談人鴻海科技集團董事蔣尚義及鈺創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盧超群就未來臺北市如何導入AI產業進行對談。蔣萬安說明市府正以5年10億元的預算規劃人工智慧科技廊帶,除目前的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微軟公司,即將進駐的輝達等,吸引國際一流企業,打造臺北市成為全球的AI Power House,2035年臺北要成為全球前十大的AI之都。
蔣萬安接著說,臺北市絕對有這樣的條件跟優勢可以做到。現在臺北市除了大家知道的Google、Meta以外,包括輝達(NVIDIA)現在要進駐,包括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微軟等,其實全球頂尖的企業都已經有包括研發中心相關的據點落腳在臺北。在臺北市這些AI相關的國內外企業就有超過600家。臺北市有相當完整的產業供應鏈;當然臺北市也有最豐沛的人才,生活機能非常便利,這是臺北市的優勢。

蔣萬安表示,臺北要結合既有的基礎,打造臺北市的科技廊帶,過去很早所打下的基礎,臺北市現在有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技園區,以及最新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NVIDIA就是要進駐在北士科的T17、T18。他過去在美國矽谷工作,觀察到包括Apple等科技公司原本匯聚在灣區,又慢慢延伸到南灣、舊金山市。

蔣萬安指出,臺北市有兩個很重要的「產業發展雙引擎」,一是把臺北打造成為以AI為導向的智慧城市,另一是創業家友善城市,也就是人工智慧與創新。AI的發展是全球趨勢,因此市府正落實多項具體政策,臺北市是全臺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訂定人工智慧作業指引的地方政府。以1999市民熱線為例,今年20週年導入AI後,話務人員處理電話的四步驟「接聽、紀錄、搜尋、回覆」時間大幅縮短,透過語音轉文字後即可精準給出答案,大幅提升效率與服務品質。市府更與聯發科及北科大合作打造繁體中文大型語言模型,並編列5年10億元競爭型預算,鼓勵各單位創意提案導入AI於市政建設。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蔣萬安宣示 2035台北成全球前十大AI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