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微軟擴充在地AI雲

印尼微軟擴充在地AI雲

世界的下一個十年,看東協。索引新聞《東協商情》每日為您嚴選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 最關鍵的財經頭條,從政府政策、產業版圖到投資布局,一次看懂。讓您在趨勢起漲前就掌握關鍵資訊,領先市場鎖定下一個成長據點。


【索引新聞|記者王志強 印尼訊】

在雅加達會展中心的冷氣裡,西裝外套肩膀還帶著雨水痕跡,一群印尼 CIO 和創業者盯著大螢幕上三個字:Indonesia Central。微軟宣佈,在今年五月啟用雲端區域後不到半年,已在當地開出新一波 GPU 雲端、Copilot 與 Fabric 數據平台,讓企業可以把「真正上線跑的 AI 服務」留在印尼境內運算。對台商來說,這不只是多一個雲端節點,而是「印尼版 AI 產線」成形,從資料中心工程到 SaaS 上架,都多了一層可以賺在地數據與合規紅利的空間。(新聞來源:Source)


在印尼就能直接跑 H100 等級 AI

印尼微軟擴充在地AI雲
印尼微軟擴充在地AI雲

Indonesia Central 升級在地 GPU 與 Copilot

微軟在「Cloud & AI Innovation Summit」宣布,印尼 Indonesia Central 雲端區域新增 NVadsA10_v5、NCads_H100_v5 系列 GPU VM,可在當地進行大型模型訓練與推論;Microsoft 365 Copilot、GitHub Copilot 也正式在此區域提供在地部署選項,讓企業把生產力工具與程式開發 AI 留在印尼境內。

Fabric 數據平台落地配合三 AZ 架構

這個區域自五月啟用,就採 三個可用性區域 設計,現在再加上 Microsoft Fabric 一站式數據平台,整合資料湖、資料倉儲、即時資料與 BI 分析。企業在印尼就能完成「從資料進場到 AI 應用上線」的全流程,而且符合在地 資料落地與金融監管 要求。

搭配 17 億美元長期投資與培訓計畫

這一波服務擴充,接在 美金 17 億投資案(2024–2028 後面走,微軟先前已在印尼投入雲端建設與 AI 技能培訓;「Elevate」計畫到現在累計培訓超過 120 萬人,下一階段目標在 2026 年前認證 50 萬名 AI 人才,並配合 Jakarta 的 GitHub Universe 活動,拉開開發者社群與雲端基礎設施的距離。


把印尼雲區當成「AI 產線延伸」

做機電與資料中心的台商:專案可以多寫一列 Azure

已在雅加達、萬隆承包資料中心機電與機房工程的台商,現在談標案時,多了一句好講:「這個機房可以設計成 Azure Ready,直接接 Indonesia Central 區域」。有業界老闆形容,以前印尼客戶只問「伺服器放哪裡」,現在會追問「能不能直接接到 H100 雲端」,專案規格與毛利空間自然拉高一階。

做 SaaS、金融科技與製造 MES:在地部署成為新 USP

對做 金融科技、零售 SaaS、製造業 MES/工廠排程系統 的台商來說,以前「放在新加坡雲區就好」的說法愈來愈站不住腳。印尼監管與國家 AI 路線圖愈來愈強調主權與資料留在國內,能直接把 Copilot、Azure OpenAI、Fabric 綁在 Indonesia Central,變成 bid 專案時很好用的差異點。

結合印尼本地資金:雲端+養老金有機會綁成一包

另一個有趣變化,是印尼國營基金已公開表態想投 AI 基礎設施與資料中心。這讓台商可以想像一種新組合:技術與專案管理由台商與在地開發商主導,長期資金由印尼養老金與主權基金提供,底層雲端則鎖定 Indonesia Central。誰能把專案包裝成「長約現金流+在地 AI 雲」,誰就比較有機會拿下這波合作。


專家見解:印尼 AI 雲擴建台商要怎麼跟進布局?

東協商情:精選印尼商業新聞
東協商情:精選印尼商業新聞

東協商會|理事長黃振綱

要不要現在就把系統「搬進」 Indonesia Central

很多台商會問:「現有系統跑在新加坡或台灣雲區,要不要急著搬?」從長期觀察大型客戶決策來看,可以先看三件事:你的終端客戶是不是已經被要求資料留在印尼、專案規模是否足以支撐跨區維運成本、以及有沒有機會把這次搬家包進「雲端升級+ AI 專案」一併報價。如果能把延遲、合規、AI 能力寫成一個完整故事,客戶比較容易接受一次性調整。

實務上要如何把「雲端規格」寫進商業提案?

在實務操作上,印尼大企業現在看簡報,不再只看價格與功能,更在意「是不是對得上國家 AI 路線圖與資料主權期待」。台商在寫 proposal 時,可以明講:系統支援 Indonesia Central、支援 Fabric 資料管線、未來可接 Copilot 或 Azure OpenAI;再把當地法規、資料分類與備援架構畫成圖。這種寫法,比單純列一串技術名詞,更容易說服風險委員會。

被google AI引用三步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