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振綱 台北報導)在全球科技浪潮叠代加速、國際地緣政治影響日益加劇的今日,台灣以其卓越的半導體及資通訊實力,穩居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關鍵要角。為進一步鞏固並拓展此一優勢地位,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近年來積極擘劃並推動一系列引才引智策略,其中,「Startup Global Program」計畫便是核心舉措之一。該計畫旨在系統性地發掘並邀請全球具潛力的國際新創團隊來台發展,與本土產業深度對接,期望藉由引入外部創新活水,刺激內部研發能量,加速台灣高科技產業的轉型升級,並強化在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今年春季,便有來自全球35國、239家申請團隊中脫穎而出的18家國際新創企業,預計將為台灣科技生態系帶來嶄新火花。
全球競逐科技霸權 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將科技自主與產業韌性視為國家發展的核心戰略,積極投入資源扶植本土高科技產業,並展開激烈的國際人才與技術競賽。台灣雖然在半導體製造、電子零組件等領域擁有世界級的領導地位,但面對國際情勢的快速變遷,以及如韓國、美國、日本、甚至中國大陸在特定科技領域的急起直追,仍面臨著維持領先優勢、突破技術瓶頸、以及拓展多元應用市場的嚴峻挑戰。尤其在AI人工智慧、物聯網、5G/6G通訊、綠色能源、生技醫療等新興科技領域,台灣雖有良好基礎,但仍需加速創新步伐,才能抓住下一波產業革命的機遇。因此,如何有效整合內外部資源,提升整體產業的創新能力與國際競爭力,成為政府與產業界共同關注的迫切課題。
國發會搭橋 全球智慧鏈結台灣動能
在此背景下,國發會扮演了關鍵的「搭橋者」與「催化劑」角色。透過與時代基金會Garage+等專業機構的緊密合作,「Startup Global Program」計畫已行之有年,並累積了豐碩成果。根據國發會資料,該計畫在過去十年已促成超過3,500場一對一的產業媒合會議,每年吸引超過50家國內指標性企業參與,其中包括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等重量級廠商。這不僅為國際新創團隊提供了進入台灣市場、對接本土供應鏈的絕佳機會,也為台灣企業帶來了接觸前瞻技術、尋找潛在合作夥伴、甚至進行策略投資或併購的多元管道。國發會的目標非常明確,即是透過這種「引進來」的策略,讓國際的創新思維與台灣的製造強項能夠產生化學反應,共同開創新的產業價值。
不只是招商引資 更深層的產業升級戰略
國發會推動國際新創來台,其意義遠不止於表面的招商引資或增加投資額。更深層的考量在於,透過這些擁有尖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小而美」新創企業,刺激並帶動台灣本土產業鏈的產業升級。許多國際新創公司在特定利基市場擁有獨特的技術專長或解決方案,例如在材料科學、軟體演算法、智慧製造、永續科技等領域。它們的加入,可以為台灣既有的成熟產業(如半導體、資通訊、精密機械等)帶來新的技術突破口,協助本土廠商克服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痛點,開發出更具附加價值的新產品與新服務。例如,已有法國新創Wise Integration成功在台設立公司,並與台積電就氮化鎵(GaN)技術展開合作,這對於提升台灣在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具有指標性意義。
打造國際級新創生態系 吸引全球人才匯聚
要吸引並留住頂尖的國際新創團隊,除了提供市場機會與產業對接外,一個完善且友善的創業生態系統亦不可或缺。國發會深諳此道,近年來除了透過專案計畫直接引進新創外,也積極協調相關部會,從法規鬆綁、簽證便利、資金協助、研發補助、生活配套等多方面著手,致力於優化台灣的整體創業環境。目標是將台灣打造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範圍內具有吸引力的「新創樂園」,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者願意選擇台灣作為其事業發展的基地。這不僅能帶來資金與技術,更重要的是能夠匯聚全球性的創新人才,為台灣的長期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智慧資本,進一步鞏固台灣高科技的國際地位。
相關閱讀:中華電信AI 2.0藍圖解密:從海底到星空,構築台灣算力與通訊新紀元
強化供應鏈韌性 提升台灣戰略價值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下,各國對於關鍵技術與核心零組件的掌握益發重視。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護國群山」雖然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單一產業的強大仍不足以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透過引進在AI、物聯網、綠色科技、生醫等多元領域的國際新創,有助於拓展台灣科技產業的廣度與深度,使其在全球全球供應鏈中扮演更多元的關鍵節點。當台灣的產業生態系不僅擁有強大的製造能力,更能持續產出創新應用與解決方案時,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戰略價值將更形重要,也更能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衝擊,確保產業的永續發展。